2022年11月17日,安必平參與由世界衛生組織發起,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委員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北京伍連德公益基金會主辦的“全球消除宮頸癌行動兩周年活動”,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寧波、南京、天津、武漢、長沙、昆明等30個城市開展系列活動,共同點亮城市地標,展現消除宮頸癌的中國力量。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新發病例11萬,死亡病例6萬,嚴重威脅女性健康,近年來我國宮頸癌年齡標化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趨勢仍十分明顯。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女性宮頸癌防治的難點之一是宮頸癌的篩查和診斷技術能力不足,國家衛健委發布《中國宮頸癌防治方案》,要求適齡婦女宮頸癌篩查率:2025年達到50%以上;2030年達到70%以上。
多方合力加速消除宮頸癌,適宜的篩查策略與技術是關鍵
2022年11月17日前后,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兩周年之際,由世界衛生組織發起,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委員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北京伍連德公益基金會主辦的“全球消除宮頸癌行動兩周年活動”在全國多地舉行校園科普、科研學術交流、公益義診等多種類型的活動。
11月17日當天,北京主會場與全國30個分會場視頻連線,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喬友林教授,婦產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名譽主任郎景和教授分別以《WHO全球消除子宮頸癌周年活動介紹》、《中國子宮頸癌消除之路》的演講拉開帷幕,隨后分會場開展線下專題學術講座交流,成功舉辦了以“消除宮頸癌,中國在行動”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政府、醫院、高校、社會力量、企業多方參與,共同實現消除宮頸癌的目標。
在昆明分會場上,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腫瘤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云南省腫瘤醫院婦科主治醫師段如菲博士以《宮頸癌適宜篩查技術進展》為題做了精彩的報告,指出適宜的篩查技術是消除子宮頸癌進程中達到階段性目標的關鍵:我國疫苗尚未納入免疫規劃,篩查將是未來長時間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篩查手段為HPV檢測、細胞學檢測,其中細胞學檢測受到病理醫生缺口巨大以及由于篩查工作量巨大影響診斷質量及效率的制約。
段博士指出,通過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的賦能,有望突破目前宮頸癌篩查尤其是低資源地區的困境,打通宮頸癌篩查體系的“最后一公里”。
安必平人工智能宮頸癌篩查中心解決方案,數智創新賦能宮頸癌篩查技術發展
作為病理診斷領域首家上市企業,安必平攜手騰訊、華為等國內頂級技術團隊,聯合開發病理AI輔助診斷產品,目前病理醫學圖像分析處理系統(宮頸細胞學計算機輔助診斷)已獲批II類醫療器械,并完成多中心科研評價研究,即將進入三類產品注冊證申報工作。
安必平積極推動病理科發展,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應用病理科實際工作場景,開發出“實視”實時鏡下視野共享系統和“愛病理”病理醫生線上社區APP、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通過醫工融合成果轉化構建一個開放的細胞病理新生態圈。此外,安必平還自研了多種宮頸癌早篩產品,包括HPV檢測產品、p16/Ki-67免疫細胞化學檢測產品,可實現“一次采樣,多種檢測”,為宮頸癌篩查提供多種產品方案及更為全面可靠的檢測結果。
“標準化產品-自動化實驗-智能化輔助診斷”完整診斷鏈路,助力病理科“自動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安必平為此打造出一整套創新的人工智能宮頸癌篩查中心解決方案,幫助各級醫療機構提高病理科工作效率和診斷準確率、改善病理醫生工作生態。
未來,安必平全面助力人工智能宮頸癌篩查中心項目落地醫院,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病理診斷領域的應用,推動宮頸癌篩查技術的發展進步,助力實現WHO全球加速消除宮頸癌以及《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的實現!

